【夜读·我们的新时代】愿你归来仍是少年
“我休假了,你在哪?我去接你。”当看到这条微信消息的时候,女孩既兴奋又紧张,兴奋的是终于能见到自己心心念念、满怀期待的男孩,紧张的是自己是不是又长胖了、皮肤状态怎么样、这个妆容好不好看、衣服和鞋子搭不搭、涂哪个颜色的口红更好看一点……这感觉犹如男孩当兵前的那晚上。
男孩是山西石楼人,机缘巧合,他们相识在“龙城”太原。那是多年前的一天,女孩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,洗菜、做饭、收拾家,看书、写作、听音乐,日子平平常常、普普通通,泛不起一丝涟漪。突然,女孩的电脑出了故障,此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,由于第二天有特别重要的稿子要交,女孩心急如焚,想着维修师傅早已下班,便向男孩开口求助。
“咚咚咚、咚咚咚……”“怎么了?”女孩道明事情原委,男孩说:“我试试吧。”就这样,他们有了第一次交集。
有些人赤脚在你的生命中走过,眉眼带笑,不短暂,也不漫长,却足以慰藉一生。
时间如流水,转眼到了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末,女孩休息在家,听到屋外有动静,开门去看,原来男孩要搬走了,说是去当兵。听到这个消息,女孩格外诧异,那些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,怕是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。话到嘴边,终究还是没勇气说出口。
男孩走了,去到了南方的一座小城,成为一名光荣的“东风快递员”。期间,得知列车要在太原中转,女孩早早等在候车大厅,那翘首期盼的样子凝聚了时间的香醇。他们见到了,女孩独自个儿站在闸机外,依依不舍地向离开的男孩挥手告别,脸上是微笑,转过头眼里却进了沙!
保家卫国,匹夫有责。这是男孩终身无悔的信仰,也是他仗剑走天涯的梦想。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那个面向国旗敬礼的少年,是女孩眼里的光。
在不能相见的日子里,女孩独自一人去采访,烈日炎炎下的身影,狂风暴雨中的前行,寒冷冬日里的坚守,夜幕降临处的孤胆,认真工作,努力生活,积攒爱意。遇到男孩打来电话,女孩也是报喜不报忧。
和大多数拥军女孩一样,她心系部队,情牵公益。女孩长年坚持无偿献血,帮助几十名临床救治患者,并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。她先后荣获国家卫健委、中国红十字总会、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授予的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”银奖和铜奖。
错过了太阳,你还可以看到星星;错过了应征入伍的年纪,女孩开始备考文职。旌旗猎猎、战鼓阵阵,那一身“孔雀蓝”,是女孩矢志强军、逐梦芳华的执着和向往,也是女孩情感上的释然。这种欢快与自豪,将会砥砺女孩今后的无悔、真挚与骄傲。
“《你好,李焕英》,好看吗?”女孩问。
“好看。”男孩脱口而出的回答是自我真实的感受,但转而的一瞬间,男孩说道:“你不要去看。”因为男孩知道,很久很久以前,女孩失去了母亲。一直以来,他们都不会谈论这个话题,男孩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女孩内心的柔软。
后来,女孩经历伤心、难过和委屈,状态特别糟糕。在男孩休假的时候,他们一起去了介休绵山、王家大院和太行山大峡谷。一路上,他们有说有笑,从过去到现在,从工作到生活,从国内到国外,聊了很多。女孩脸上浮现了明媚的笑容,而只有男孩明白那笑容背后化不开的忧伤。
因为一个人,爱上一座城。由于男孩的存在,这座南方小城在女孩的脑海中熠熠生辉。没有电话,没有视频,女孩只身在太原,在期盼,在等待,只因有爱,甘愿如此。而他,成了女孩一生的惦念。
心在路上,念在远方。愿你归来仍是少年。
主管|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
主办 | 宣传文化中心
刊期 | 第 5836 期
监制:毛勋正
责编:杨新龙
播音:刘敬一
邮箱:zghjjtg@163.com